Singapore (Ji Yang) Cai Clan Association 
新加坡濟阳蔡氏公会

公会历史


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创立于1930年,迄今已具七十八年的漫长历史。回首数十年风雨历程,历经英属殖民地时期、二战沦陷日据时期、新加坡自治、新马合并、新加坡独立以及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时代。公会的发展不但更见证了新加坡从甘榜渔村到现代化国家的百年历史沧桑巨变,记录了本地华人勤劳坚勇、不屈不饶的奋斗历程,更承载了蔡氏宗亲血浓于水、互相匡助的深厚宗谊。 

(一) 战前初创时期(1930-1945)

远溯到明末清初时代,随着中国海禁渐开,便有济阳蔡氏的先哲宗仁,一方面不甘于蜗居故土一蹶不振,又听闻南洋淘金有利可图,于是壮志远行乘船南来。他们远渡重洋初到异地,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生活异常艰难。不过,大家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拓荒垦殖繁衍后代日渐兴旺。至1930年代,生活在新加坡这片土地上的蔡氏族人,已经达到数万之多。

当时,旅新宗人如炳清、永锡、善顺、汉秋、开亮、钦慧、满吉等二十余潮籍宗亲,深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散居异乡的宗亲们,有必要成立团结族人的组织,以方便联络之外,更增进乡情宗谊,安危共济互相匡扶。于是,假芽笼24巷当时的“同志阁”筹组“蔡氏公所”,广征潮籍宗亲参加。后承租水仙门打火厝伯公巷店屋二楼为会所,其间由炳清宗长负责向英殖民政府华民政务司申请注册,终于在1930年12月13日获准注册成立。

蔡氏公所成立,共有潮籍宗亲会员百余人,炎城宗长被推举为首任主席。创会数月后,因种种关系,会所曾数度搬迁。最初迁至豆腐街,继而巴梳尾、单边街。其间还曾因经费不足,一度迁至开亮宗长的住宅。虽有种种艰难,但宗亲们公而忘私众志成城,为发展会务多有奉献。继首任主席炎城宗长之后,河珊宗长、开亮宗长、汉秋宗长,都曾经落力领导。而蔡氏公所,在为宗亲排忧解难、接济南来“新客”等各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但如此,有鉴于成立初期多次迁址,辗转不定多有不便。所以历任领导人都竭力策划、艰苦奋斗,经年积累资金款项以少聚多,以期购置会所坚固基业。在此其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寇南侵,新加坡不幸沦陷。凄风苦雨的日治时期,所有华侨社团,除少数为日寇胁迫,代其效劳之外,其余一律都被迫解体。蔡氏公所也不例外,只存名义而会务全面停顿。幸运的是,历年积蓄于银行的公款,虽经战乱时期仍得以完整保存,为战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后复兴时期(1945-1972

1945年二战结束,日军投降新加坡光复。蔡氏公所也在战后恢复活动,并更名为“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除原有潮籍宗亲外,更重新广招不同籍贯的蔡氏宗亲加入公会。战祸期间宗亲们饱受摧残,更深刻体会到团结的重要,因此纷纷踊跃报名加入公会,会员人数遂逐月激增,惟潮属会员仍占半数以上。

光复之初会员激增,情势令人鼓舞,宗亲们原本主张租赁一间固定会址,以便扩展会务。然而,正值战乱之后屋荒严重,几经租赁终无结果。隔年,当任鲁琛会长和善顺、永锡、炳清、惠臣、镇松等诸宗长,得悉利峇峇里路有一连厝屋六间,业主拟将出售,几经接洽议价决定购置为会所。继而发动会员捐款,获得热烈响应踊跃认捐,最终成功购得利峇峇里路89号新会所,后经耗资千元费时两月修茸完成,使会所焕然一新。


1948年11月12日,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新址落成开幕典礼暨十八周年庆典隆重举行,敦请中华民国驻新总领事伍伯胜先生剪彩并致训词勉励,也广邀宗乡社团。当晚宴开数十席,并公演潮戏助兴,盛况空前为本会前所未有。


配合此次庆典,也特别出版《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新址落成开幕暨十八周年纪念特刊》单行本,记述本会缘起及当日盛况。至此会务蒸蒸日上,会员增至七百余人。由于新会所地契仅有十年期限,期满政府收回,会所也再次转为租赁性质。


互助会 

公会于1930年成立后,于1948年也成立了互助部,当时互助部附属於公会,会员不需交月捐。当互助部会员或福荫人逝世,每位会员就缴一元捐给丧家。1963年,才向政府当局注册,而依据互助会章程,所有蔡姓宗亲必须在参加济阳蔡氏公会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互助会成为会员。会员入会需缴纳基金4元,受荫人每月征收互助捐1元5角,每名会员的受荫人数连同会员本身不得超过5名。当初成立互助会的目的,在于会员或其福荫人逝世,能得到一些互助金的帮助,并可借用公会的丧事用具及鼓乐队送殡。由于时代的改变,行政费逐年增加,互助会所分发的互助金,对办理丧事的会员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因此,互助会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小组建议逐步解散互助会,将来由公会福利组负责处理丧事用具及鼓乐队送殡服务。2007年会员大会通过逐步解散互助会议案,从2008年开始不再鸠收互助捐,不过,公会仍继续分发每名逝世会员或福荫人三百元慰唁金。2008年会员大会通过解散互助会,8月1日正式向注册局申请解散济阳蔡氏互助会。


购置加东会所


为求一劳永逸拥有永久会所,1966年至1969年间,在普中会长的大力倡导下,魏兴、金钟等宗长鼎力支持,再次发动捐款购置会所,镇芝、镇松、隐钿、炳辉、木源、允楠、火枝、嘉舜、金祝等多位宗长努力奔走募款,会员宗亲反应更加热烈。终于筹得十五万元,购置加东因峇路38号一座两层楼,面积达一万多方英尺的新会所。为表彰宗亲们鼎力捐助使本会得以实现置业大计,新会所各堂、厅、室都以捐献巨款宗亲的芳名来命名,如:金枝堂、普中堂;镇芝厅、魏兴厅、抨狮厅、江海厅、金钟厅、隐钿厅、炳坤厅、金情厅、世炮室、美力室、秉咸室。

1969年元旦,举行新会所落成开幕典礼,恭请本会名誉顾问卫生部长善进宗长主持揭幕盛典。并于《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两大华文报章出版特刊。当晚在会所设宴数十席招待海内外宗亲共同欢庆。公会基础从此巩固,会员也增至近两千人,为贯彻“增进会员之福利”的立会宗旨,一面积极展开教育及福利工作,一面为经济来源作长远计划。


名誉捐

公会自1970年开始,特遴选德高望重、殷实热心的宗亲,分别担任名誉会长、名誉董事等职。此项举措一经发动效果极佳,以当时名誉会长每位常年捐200元,名誉董事每位常年捐100元,使我会每年有万多元的名誉捐以充实公会活动经费。后来,名誉捐改为名誉会长每年1000元和名誉董事每年500元,2006年又改为每年500元和250元。


教育基金与蔡金钟大专助学金

早在60年代后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公会的壮大,世柑、炳祥、泰安和镇芝等宗长,力主成立“教育基金”。目的是希望公会在教育事业上,能给予会员子女更多鼓励与帮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英才。

世柑宗长担任募捐主任,以10万元为首期目标。普中会长率先乐捐2万元,继而多华宗长乐捐2万元,金钟宗长乐捐1万元,于是宗亲会员纷纷慷慨解囊,首期筹得16万余元之多,奠定了本会教育基金的基础。此后,公会宗亲也偶有捐赠善款予教育基金。截至今日,教育基金已积存了26万5千元。

1970年,教育基金小组委员会成立,世柑宗长担任主任,小组委员负责评选工作。1971年开始颁发中、小学奖助学金,1975年开始颁发大专助学金,每年6月与12月为蔡氏公会颁发奖助学金的日子。目前,这项奖助学金分为五组:小学组、中学组、高中组、工艺学院组和大学组。凡会员或其子女,学业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奖学金,勤学而来自低收入家庭者则可申请助学金。从2007年开始一项新措施,就是把助学金开放给非会员蔡姓宗亲申请。

1995年金钟宗长逝世后,其公子玉荣和玉堦宗长提议设立“蔡金钟大专助学金”,由他们捐款分发。1996年开始,大专助学金就没有从公会的教育基金分发,而全部由“蔡金钟大专助学金”支出,截至2007年,共发出12万3千9百元。玉荣和玉堦宗长提议从2008年开始,还是由公会审查之后,交给他们公司设立的慈善基金分发,“蔡金钟大专助学金”至2007年完满结束。


福利基金

1972年,在炳祥、泰安、镇芝等宗长建议下,福利基金委员会成立。主要目的有两项:其一是定期于每年春节分发敬老度岁金,其二是对于家境贫寒经济有困难或遭遇突发性灾难而急需现金资助的会员或蔡姓宗亲给于援助。目前福利基金已有5万元,接下来,公会将鼓励宗亲把捐款放在福利基金,以帮助曾参加互助会多年的老会员。




50周年纪念大典

1980年11月22日,本会举行50周年金禧纪念庆典。敦请新加坡内政部长、本会顾问善进宗长主持,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本会顾问崇语宗长盛情莅临,新加坡武装部队文工团、雄狮国术体育会呈现精彩演出,世界各地宗亲包括日本、香港、泰国、马来西亚,都不远千里而来,倾情相聚济济一堂。《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全文刊登普中会长与贵宾们的献辞。本会也出版特刊以资纪念。

公会英文名改用汉语拼音

1984年,蔡煌宗长提议公会英文名由方言拼音Chee Yang Chua Si Kong Huay改成Singapore Ji Yang Cai Clan Association,使公会名称更具有现代感,以符合年青人的观念,希望能吸引更多年青人参加公会。虽然当时有些董事反对改成汉语拼音,不过,由于金顺宗长的大力支持,最终在1985年会员大会获得通过。


《会讯》

1985年蔡煌宗长建议出版会讯,让会员更能了解公会的活动。第一期由金顺会长个人捐出五百元,由蔡煌宗长主编,黑白印刷四大版,会讯出版后才得到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在当时的宗乡社团很少有出版会讯。第二期金顺会长和多位董事再乐捐款项,将会讯改为彩色印刷。当时柯氏公会会长柯宝国宗长对会讯非常肯定,同意和本会共同出版新加坡济阳柯蔡会讯,1986年改为两会联合出版,编委也加入柯木林、蔡良乾等宗亲。印刷费由两个公会分担,会讯除了寄给所有柯蔡公会会员,也寄给世界各地的济阳宗亲会。1990年,辛氏公会也加盟,会讯则改名为新加坡济阳辛柯蔡会讯,编委也加入辛朝忠宗亲,印刷费则根据会员人数而由三间公会分担。从1990年开始,会讯就一直由和泰宗长负责主编。

60周年纪念大典

1990年6月1日至3日,第三届新马辛柯蔡济阳宗亲联谊大会在新加坡隆重举行,适逢蔡氏公会庆祝60周年纪念暨南洋柯氏公会成立36周年纪念,可谓名副其实的“三庆大典”。本次大会由新加坡辛氏公会、南洋柯氏公会和济阳蔡氏公会联合主办,全马各地十个济阳宗亲会派代表参加,世界柯蔡宗亲总会,台湾、日本、泰国、印尼、香港的济阳宗亲会也派代表参加。

此次庆典恰逢新加坡共和国庆祝建国25周年,三个主办团体联合捐献建国25周年慈善基金1万1千元,由大会主宾新加坡交通与新闻部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先生代表接受。

青年团

1994年,蔡氏公会青年团正式成立。其宗旨为:扩大公会原有活动范围,以吸引年轻一代蔡氏宗亲参加公会活动,作为公会日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即是吸收和培养公会未来接班人。当时青年团有22名团员,首任团长是健龄宗长;至2000年,由锦平宗长接任,他花了很多时间组织大专学生加入青年团,帮助处理公会活动。

65周年纪念大典

1995年7月1日,我会举行创会65周年纪念大典。敦请环境发展部部长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张志贤准将为大会主宾。庆典除我会宗亲参与其盛之外,也邀请全马各地的济阳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设宴70席,并请本地艺人表演助兴。

庆典期间,举行了题为“宗乡会馆未来展望”座谈会,主讲人是宗乡总会秘书长蔡锦淞宗长(太平局绅)。蔡煌宗长当座谈会主席,来自马来西亚兄弟宗亲公会的代表、辛氏、柯氏以及本会的宗亲们,踊跃发言,使座谈会圆满成功。

出售加东会所,购置芽笼会所

早在1992年金顺宗长担任会长期间,便萌生公会会所重新发展的设想。至1994年,柳枝宗长担任会长的第一次双月会议,便正式成立产业发展委员会,并亲自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委和泰宗长作为秘书。产业发展委员会,多次开会讨论会址发展的可行性,同时邀请专业绘测师火东宗长来董事会,讲解和分析会址发展的可行性和发展的局限性。  


1996年,适逢是新加坡住宅产业价格的达到历史高峰,政府又将马林百列计划区内发展蓝图的楼地比例从1.372提高到2.8。这样一来,位于马林百列区的公会地皮无形中增值不少。产业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深入探讨三个发展方案:“自行发展方案”、“与发展商合作发展方案”以及“公开投标售卖地皮方案”,并对建设成本、回收成本、回收预测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前两方案的共同点是策划将公会地皮发展成24个单位的公寓,然而这个时候政府为抑制泡沫形成采取产业降温措施,产业委员会觉得产业价格快要下跌,因此经慎重权衡利弊,最后决定采取第三方案,即:公开投标售卖地皮方案。

“公开投标售卖地皮方案”经提交董事会通过后,再按程序提交给会员大会讨论核准。同时提交给会员大会讨论审核的,还有芽笼新会所的购买方案。

事实上,在筹划脱售或者重新发展旧会所的同时,柳枝宗长也领导产业小组积极寻找新会所。结果在成基宗长的努力下,成功物色到位于芽笼九巷三号,一座四层楼高永久地契公寓。该公寓地皮面积二千五百余平方英尺,可以转换为会所用途,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以268万元成交。当时,几位产业发展委员会委员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万一购买方案不被会员大会通过,他们将以个人名义买下该产业,其大公无私的精神难能可贵。

同样难能可贵的事,由于旧会所尚未出售,购买新会所必须向金融机构申请过渡性贷款,贷款抵押手续需三个月才能完成,但10%的定银须先行垫付。柳枝宗长带头先拿出3万元,13位名誉会长和董事也纷纷慷慨解囊:金华、龙海、漳福、纪典、敷仪、健龄、峇俤、并和、岳成各垫3万,思敬、成基、炳祥、海顺各垫1万,结果众志成城半小时内即凑足34万元,余额向中国银行临时贷款260万。

1996年9月29日,在公会礼堂召开特别会员大会,出席大会的会员共105,经过产业委员会秘书和泰宗長详尽的分析和解释,会员共进行六轮投票表决,表决结果售卖旧会所和购置新会所的提案均获得百分百通过。

获会员大会决议之后,产业发展委员会立即展开工作。经产业信托人天宝宗长建议,慎重选定仲量行(Jones Lang Wotten)为会址公开标售的中介人,并尽力争取与隔林产业业主一同标售的可能性。实际售卖过程并不容易,甚至一波三折,因受到此前政府产业降温政策的影响,发展商投标并不踊跃,最初收到的投标书出价也都不理想。产业发展委员会抱定决不贱卖祖业的信念,授权仲量行继续寻找买家之外,自己私下也努力找寻有意购买的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极力争取,最终于1996年12月,找到信誉良好的发展商愿意出价1,020万元购买,这也是专业估价师所评估的价格,是一个大家认为合理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已经竭尽全力的价格。


而在此之前,购置芽笼会所的正式手续已经于1996年12月24日完成,公会法律顾问崇峰宗长免费理购买手续费,中国银行律师rajah & Tann则免费办理会所抵押贷款手续费。售卖会所佣金由发展商承担,因此公会实得1,020万元,除去偿还中国银行的欠款和利息、支付新会所过名印花税、偿付名誉会长和董事34万元垫款、以及花费30万元做新会所改造装修之外,剩余月700万元以定期存款存入银行生息,公会特别成立“置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管理此项资产。至此,公会面貌彻底改观。

芽笼新会所楼高四层,底层供奉祖先神像并作办公室,二楼作会议室,三楼作活动室,四楼作资料室并设卡拉OK室,楼顶有宽敞露台。新会所虽然在1997年5月开始启用,但为了配合庆祝公会成立70周年大典,特别延展到2000千禧年才由前教育部政务部长蔡崇语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70周年纪念大典

2000年12月1日至3日,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创会70周年、互助会成立37周年与新会所落成庆典隆重举行。包括印尼、香港、台湾、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等地蔡氏宗亲团体应邀出席。为期三天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包括:公会新大厦开幕典礼、各地成员互相交流、祭祖仪式等等,重点是12月2日假海皇歌剧院举行的千人晚宴。总理公署兼卫生部政务次长曾士生先生为晚宴主宾,曾次长及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公会向慈光福利协会捐赠12人小型巴士充当医药救护车的锁匙移交仪式。 

配合此次庆典,公会推出一张由蔡斌宗长监制的《新加坡济阳蔡氏公会史略》光碟,其中记载蔡氏公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希望能藉此增进年青一代对公会的认识。同时也出版了70周年纪念特刊以资纪念。

(三)革新会务时期(2000-2008)

公会利益 回馈会員

公会售卖旧会址盤活资产取得稳定收入之后,公会开始有能力回馈会员。自2002年起,从公会财政撥款支助互助会会员,即分发每名逝世会员或福荫人三百元慰唁金。公会津贴举办各项活动费用,让全体会员都有能力参加。同时扩大中小学奖助学金申请範囲,提供更多名额给姓蔡的子女,扩大範囲让更多家境贫寒的蔡氏宗親得到敬老渡岁金。

购置商用产业 

售卖旧会址所得大笔現金存入銀行生息,但多年來,新元利率偏低,存款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不足应付公会日常会务开销,而公会组织及公会章程是不允许將公会资金投资在债券或证券上,除非另注册成基金或注册成有限公司。要使公会資产产生更好的收入,唯一可行的是再购置产业出租,但经过多年,一直未能寻获滿意的产业。2004年,是产业价格从一个高点下滑到一个理想购买的低水平,剛好权海副会長获悉恭錫街83号和85号两栋产业正要出售并介绍给公会,当时纪典会長对这件事非常支持和积极推动,在置业小组以及錦平、允中、和泰等多次考察和分析,认为此永久地契商用产业,建筑结构良好,地点适中,价格合理,租金回报不错,于是多次与卖主讨价还价,最终以比原购价更底的价格260万元购得此两栋三层楼的产业,目前每月能收到租金约两万元。


会务改革

虽然公会薪火相传,历久不衰,但在进展过程中,总会出現波折和起落,很多时候是因人事问題使宗親关系闹得不愉快,影响组织情绪,阻礙了会务的发展。在同样背景下,2006年,現任会長振祥宗長在宗親盛情邀请,他凭着一颗热心服务公会的精神担任了会長。


振祥会長上任后,认识到公会必須做些改变,因此強调的是会务改革。他认为改革才能让董事精诚团结。

首先他从董事会双月会议着手,当主持会议时,让大家充份表达自已的意見并接纳     好的意見,并使会议在两小时结束。会议记录,不仅要求准确,对文句之简练和通暢也非常重視,他改变一路來会议纪录只寄给董事的做法,他将会议记录同时寄给顾问、名誉会長和名誉董事,让更多宗長更了解会务状况;

二、恢复龙海宗长当会长时创立的每星期三董事在会所吃粥聚会以增进宗親感情和一些公会事务也可在餐桌上商量;

三、装修公会一楼大厅、二楼会议厅及三楼活动中心,使会所靣积扩大且显得更明亮舒服;

四、若有会员之六亲不幸逝世(会员须自行通知公会秘书处),公会将致祭牌与横彩至丧家以表敬悼,这样做加强了会员对公会的归属感;

五、振祥会长也看到互助会已完成时代使命,如不关闭将来一定会增加公会的行政与财务负担,所以果断的支持逐步解散互助会,使这议案于2007年获得会员大会通过,解决了拖了很多年都争论不休的互助会事务;

六、將福利与教育组分开成两组,尽可能将互助会原有的服务纳入福利组的工作范围;

经过振祥会長上任后的努力,董事和会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強了,关心会务和出席活动的会员增多了,整体的气氛更和谐,彼此的溝通更顺暢。好的景象,吸引不少年青才俊宗親陸继申请加入会員。


修改公会章程


为了使公会能跟上时代以吸引年轻一代宗亲的参与,2006年底,新任会長振祥宗長动议成立修改章程小组负责修改章程工作,经过起草和小组多次会议,反复研究,深入探讨,草拟新修章让董事会再次审核。

新修章程最大突破是加入永久会员条款,只需以一次性缴交会费150元,其他包括董事成员从43位减为39位,副会長8位减为5位,福利与教育组分开成福利组与教育组,以便让福利组更能专注照顾会员的福利工作,新修章程也使职称和职责越加明确,也让信托人更好地监督公会资产,新修章程也较系统地將条文重新编排,章节分明,让会员更加容易参照。

新修章程经会员大会核准后呈上社团注册官,经两次修定,最终于2007年12月31日正式获准。公会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启用。

结论

在现今社会,宗亲会仍有一重要使命,就是维护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公会非常注重传统节日。每年春节,我们举办新春团拜,清明祭祖,端午节和中秋节举办联欢活动,中元节也举行祭拜及联欢宴会。福利组每年分发敬老渡岁金,教育组每年颁发奖助学金,康乐组每年都举办高尔夫球赛和不定期举办卡拉OK歌唱比赛、保龄球赛、组团出国旅游考察访问等活动。我们深信,公会领导层如果能以高瞻远属团结一致的精神,除了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增加会员福利,多举办各种康乐活动,将能招募到更多年轻的宗亲加入公会,使会务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2012 Copyright Singapore (Ji Yang) Cai Cla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ild Apricot Membership Software